一、“加快房地产税立法”你没喊累我都听累了!
这两天关于房地产税立法的口风又有新变化,从年内启动立法程序转为本届人大五年内启动房地产税立法,启动立法再次从急行军变为边走边看。
并且,这种变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狼来了的故事,在现实中始终没有实现。
二、房地产税征收,比想象中的难很多!
北师大博导,房地产专家董藩在2009年就直言:住宅物业税,10年内出不来。2013年董藩以自己的博导身份约赌称:“如果五年内能全面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房产税(不是所谓的试点,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住宅评估市值年年征收),我就辞去博导职务,承认自己误人子弟!
目前来看,董藩对了。
房地产税征收,到底面临哪些难题呢?
1、立法难之法理障碍
房地产税是一种财产税,既包括房又包含地,但是土地房主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归国家,让房东拿自己的收入给国家的土地缴税,于理不通。关于土地的各种金、费、税,已经收了不少了。
2、征收细则难之多产权障碍!
我们的住房市场化进程不过只有20年,住房分配历史长达40年之久,即使在住房市场化中,也存在多种不同产权的房子。据统计目前市场上不同产权的房子多大20多种,这些不同产权的房子取得的方式不同、成本不同、产权不同,针对这么复杂的产权如何设计出一个相对公平的征收方案,难度之大远超想象。
3、征缴之难:缺乏足够的约束手段
大概没有人愿意主动把自己的收入多缴税,税务局曾让年收入达到12万的人自动申报,但应者寥寥,所以个人所得税设计是通过企业代缴代扣的。如果钱进了老百姓的钱包再想让大家拿出来,相信税务部门心里是知道难度的。
房地产税的征收则面临征缴难的问题,对于不缴纳者缺乏足够的约束手段,收回权证不可能,判刑更加难以实行,充其量是在产权变更时要求一次性补缴齐全。
4、高资产低收入:公众缴税能力不足
可以确定的是,房地产税是按照房产评估值来征收。
但是在国内,房产是家庭资产主要的载体。很多家庭因为买房已经掏空了6个钱包,背上了30年的房贷压力,房产这个资产包看起来很大,一线城市价值千万的房产稀松平常,但是公众的收入却很低。
按房产评估值来征收,除了缴税意愿外,公众的收入是否允许则涉及到公众的缴税能力,这同样不容乐观。
三、贾康松口:从上到下普遍存在对房地产税的敷衍、推脱和公众厌恶
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房地产税的财税专家贾康近日表示:
(1)“房地产税,加快立法并适时推行”存在难题。
(2)房地产税启动立法的口径从年初的“年内启动立法”现在己经变成“五年内”启动。
(3)房地产税草案进入审议阶段后,不排除存在一拖多少年的可能性。
(4)房地产税立法完成后,现行的限购、限价、限贷、限售、摇号等非正常社会、非正常国家和非正常机制的行政手段应该退出。
(5)房地产税的推出要积极审慎,防范社会风险,但势在必行,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考验。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消息,国内住房自有率已达93.5%,真想不出在房地产相关税费金这么重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对即将出台的房地产税双手欢迎?
你欢迎吗?出来走两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