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旅发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指挥调控,强化安全保障,中秋假日旅游市场供给充足、需求旺盛、运行平稳、安全有序,全市未发生重大旅游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了欢乐祥和的中秋假期。据统计,3天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6.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437.55万元。全市各大旅游景区(点)总体游客接待量较其他小长假略有减少,其中红石峡景区累计接待游客0.44万人次,门票收入7.2万元;红碱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0.32万人次,门票收入4.3万元,白云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0.29万人次,门票收入3.6万元。
一
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全面凸显
2018年,市旅发委积极发挥政府引导旅游市场优势,加强游客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惠民活动,打破景区“门票经济”,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旅游综合收入,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达到景区与游客共赢的目标。全市12个县市区活动精彩纷呈,节日期间,榆阳、神木、绥德等县区推出了金秋旅游季优惠活动项目。其中神木县二郎山、大观园、丹霞等景区推出免票的优惠政策;其他各县(区)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景区门票免费、打折和套票优惠措施,部分景区还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赠送门票的方式,给游客带来更多的实惠,为游客献上了节日大礼包。新挂牌的A级景区假日期间游客爆满,旅游宣传成效极为明显。整体上,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旅游意识深入游客心中,市民看到了全市旅游发展的希望,增强了支持和参与旅游发展的信心,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初步凸显。
二
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为假日旅游增添色彩
中秋假日期间,市县区各级旅游部门精心筹划,围绕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了假日旅游市场供给。榆林市旅发委、中共佳县县委、佳县人民政府在千年枣园泥河沟举办“迎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农民迎丰收、晒丰收、庆丰收,用秋收的累累硕果和“千年枣王祭祀礼”、中秋献月仪式、文艺汇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府谷县在神龙山景区举办“月圆中秋、文韵府谷”迎中秋系列活动,并举行复古“祭月”仪式和精彩的文艺表演;绥德县举办第三届“金秋旅游节”系列活动之“走进文庙,感悟国学”中秋节主题旅游日活动,除此之外神木、靖边、米脂等县(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中秋系列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榆林,感知“大美榆林”别样的塞上秋色。
三
“最美1号公路”带动扶贫产业诠释沿黄致富观光路
自去年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1号公路”沿黄公路的全面通车后,假日期间,沿黄旅游不断实现稳中有增,像太极湾、鱼儿峁、袁家沟、吴堡石城等新开沿黄旅游景点全部推向市场,配套服务全部到位。
主要特点有:
一是自驾游成沿黄旅游主要形式。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私家车的不断普及,各景区、乡村旅游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沿黄线自驾游客成为沿黄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游客以山西、内蒙、宁夏、北京、四川等周边省市为主。
二是乡村旅游市场爆棚。
沿黄线中,佳县赤牛坬景区、黄河岸边古村落佳县泥河沟千年枣园、清涧北国风光景区、太极湾景区都非常受游客欢迎。此外,沿黄各乡镇也借沿黄旅游的春风,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带动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三是全方位细化服务内容。
各县市区都能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性,神木市联合途悦旅行社推出沿黄线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员为游客免费讲解, CCTV13新闻频道《还看今朝》栏目对佳县泥河沟及千年枣树、旅游扶贫、沿黄公路以及红枣采摘活动也进行了大力宣传,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提升了我市沿黄旅游的知名度。靖边县在丹霞地貌、小河会议旧址、统万城等景区24小时配备工作人员,其他各县市区也都围绕提升服务在沿黄线配备交通疏导员、饮用水点、道路指示等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
全力做好假日旅游市场安全保障工作
为营造了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确保假日旅游工作安全有序。节前,市旅发委专门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和各旅游企业切实做好旅游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同时,针对沿黄公路的重要意义,市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推动沿黄旅游各项工作,专项部署督导沿黄线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市旅发委主要领导深入3A级旅游景区,沿黄公路、各县活动场地,针对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对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布署。假日期间,市旅发委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及时传递信息,随时沟通情况。假日期间,全市假日旅游市场运行良好,无旅游安全责任事故,无旅游投诉,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